文化临汾:悉心发扬花鼓事业——翼城“花鼓十三红”张增发

黄河新闻网 > 临汾频道 >  文化临汾

文/董文达

图为张增发在1984年“山西省歌颂伟大祖国调演”中荣获表演一等奖?

张增发,男,1930年生,山西翼城城关镇封比村人,自幼生活在这个花鼓盛行的村庄里。每年村里闹社火,老艺人们高超的花鼓技艺,深深的刻在他的脑海里,打小就喜欢上了这门传统文化。十二岁时,拜当地花鼓高手李来贵为师,开始了他的花鼓生涯。

张增发,勤奋好学,不怕吃苦,仅仅一年时间,就担当了领舞角儿进县城参加元霄节社火表演,他头扎朝天小辫,站在一人高的双杠上如履平地,动作潇洒、帅气,鼓声响亮,造型优美,轰动县城,名声大震,被人们称为“花鼓十三红”。

1949年,党和国家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为他传承翼城花鼓技艺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促使他训练更加刻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技艺日渐纯熟。为了使自已走向更高的舞台,他遍访翼城花鼓高手,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弥补自已缺处,练就了一身绝活,从一鼓到多鼓,从平地及杠上,无不娴熟。重要庆典,节日庙会,常常活跃着他的身影。

在高高的杠子上,他轻松自如,踢腿掏打、拧身转腰从行平地;在地上表演更是绝活一个接着一个。表演中,他下身不停地腾、跳、跺、碾;上身随之前俯后仰、拧转涌动,双手挥舞鼓椎,快速地掏腿绕腰、翻时转腕猛鼓面,常常引来满场喝彩。

张增发的花鼓艺术风格可概括为:鼓点清脆爆响、动作潇洒奔放、粗犷不失活泼,刚中有柔,柔中带刚,气势恢宏。同时,他还十分注重面部表情,总是以幸福的笑容,真挚的情感传递着他对党和祖国、对美好生活的歌颂,因而他的表演最能使人激动。

张增发老艺人,一生酷爱花鼓艺术,为花鼓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巨大的心血。

一是打破“花鼓技艺传男不传女”的陋习,顶着重重责难和巨大压力率先在封比村培养了一批女子花鼓手;

二是对传统套路进行大胆改革,去掉女苗子和丑角,改为男女鼓手轮番上阵再混合对打,动作幅度由小到大,节奏由缓变急,气氛由低到高,给人一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的享受;

三是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击打方法,对各个动作起了名称,如“馒头槌”“推拉槌”“拐槌”“勾槌”“乱翻槌”等等,对常用舞姿也一一规范了名称,形象、好记、易学,很受学员们的欢迎。

为使翼城花鼓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张增发对上门学艺的单位和个人总是有求必应。1961年,山西歌舞团先是派演员到封比村向他学习花鼓技艺一月,之后又邀请张增发到省歌舞团担任花鼓教师一年有余,使土生土长的民间舞蹈登上了大雅之堂。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先后应省内省外等十多个文艺单位邀请传授花鼓技艺,使古老的花鼓之树根扎神州大地,誉满四面八方。张增发矢志传播花鼓文化的无私精神,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扬。

1956年春节,以张增发挂帅的封壁花鼓队在翼城社火节上被评为一等奖,同年他又代表山西参加了全国二十四省市民间艺术大会,他表演的花鼓节目,技压群芳,被评为优秀节目还拍成了电影;

1983年张增发被吸收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

1984年在太原举办的“山西省歌颂伟大祖国文艺调演”中翼城花鼓荣获集体表演奖,他个人荣膺表演一等奖。

  • 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
  • 黄河网事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