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 夕阳更红 襄汾县刘学智创办老年活动中心纪实

黄河新闻网 > 临汾频道 >  临汾新闻

——追记襄汾县退休干部刘学智

王稳锁 ?房桂花 ?杨丽娟文/图

【编者】2018年5月15日,“全国五好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山西省襄汾县的刘学智家庭榜上有名。稍前的4月12日,在山西省“双先”表彰会上,刘学智刚被表彰为“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5月3日,襄汾县委也才发出“向刘学智同志学习”的号召。

刘学智,山西襄汾县退休干部,共产党员。退休15年来,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一心造福桑梓,谱写了一个老共产党员壮丽的夕阳红。虽然他已离我们而去,但更多的老年朋友和百姓群众永远把他记在心间。

老人们的幸福乐园

2017年2月15日,襄汾县南辛店乡北贾村夕阳红活动中心笑声不断,快板、戏剧、合唱……交织成一曲天籁之音,快乐的老年人用他们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为夕阳红活动中心庆祝十五周岁生日——这里已成为周边老年人的幸福乐园!

“我在夕阳红活动中心不仅学习了许多文化和歌曲,还让我感到心里舒坦、高兴。”67岁的张当兰对笔者竖起大拇指,拍着刘学智的肩膀说“这都是老刘的功劳,都是老刘领导的好。”

夕阳红活动中心既不是乡办的,也不是村办的,而是由退休干部刘学智无偿投资、免费开放的老年人活动中心,且一干就是15个年头,从未间断。

那还是在2002年初,襄汾县卫生局副局长刘学智退休回原籍北贾村,原本卸下工作重担的他,应该进入颐养天年的模式。但当看到老年朋友们冬天挤堆儿在北墙跟下晒太阳,夏天大树底下追荫凉的情景,有着30多年党龄的刘学智坐不住了。

他把村里的老年人请到他家的大北房里,一起谈天说地拉家常,端茶倒水谈古今。1天、2天、3天……他从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受到启发,如果能搞一个老年活动中心,把大家组织到一块读书看报、唱歌跳舞、下棋打扑克……那该多好啊!

说干就干,刘学智便和老伴商量将3儿子刘锐新建的二层楼房腾出来(儿子儿媳在外工作),办个夕阳红活动中心。妻子李梅仙说:“你这是为大家办好事哩,我同意,支持你。”刘学智感到房子是三儿子建的,还应该征求一下儿子的意见。儿子刘锐说:“爸,你退休了,身体健康,有精力为大家办好事,只要你和我妈健康快乐,我们作儿女的就放心了,我们又不经常回来住,房子尽管用。”

随后,他先自费2000余元,对房子进行了粉刷、装修并添置了桌凳、书架,购置了象棋、扑克、羽毛球拍等各种活动器材。他又召集了几个老朋友帮忙制作了板胡、二胡、鼓架;自费订阅了《健康生活报》、《天津老年时报》、《夕阳红》等报刊;加上退休干部和教师们的捐书600多本,建成了像模像样的“北贾村夕阳红活动中心”。

2002年的正月十五活动中心正式挂牌时,积极热情的老村干部关香兰高兴地编了一首小诗赞赏:“刘学智品德高,为咱老年把心操。新建楼房不安闲,老年活动在里边。做板凳、置乐器、多项开销他自支,捐书订报他领先,真是咱们的好领班。”

参加活动的老年朋友都夸关香兰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活动中心以“快乐、健康、奉献、长寿”为基本宗旨,坚持每周活动两到三次。每次首先学习老年人修身养性、科学保健、法律常识、家庭和睦、邻里相处等方面的知识,然后做一套适合老年人的“拍打操”或“医疗保健操”。并且教唱革命歌曲,排练文艺节目,开展下象棋、打扑克,等活动,俨然一副老年乐园图。

15年来,刘学智在活动中心义务组织老年人学习文件资料3100余份,教唱歌曲和戏剧唱段400余首(段),出版壁报25期,黑板报470余期,开展各项文体活动2000余次。

在活动中心,刘学智是组织者,更是服务者。除日常提水、洗杯、打扫室内外卫生外,还帮扶上下楼梯不方便的老人。

老年人去厕所不方便,他就在二楼的一个角落挂起围帐,中间放个尿桶,活动结束他倒掉,洗刷干净又放回原处。

老刘还购置了一套理发工具,常年为老年人义务理发。他还多次往返县城,为本村和邻村的250多位老人代办了“老年优待证”。他的俩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大夫,一个好朋友也是大夫,休息日几个人一起,连续三年为老年人义务体检800余人次,并针对病情拟定了治疗或进一步确诊方案。

如今的“北贾村夕阳红活动中心”越办越好,还吸引了邻村的老年人前来参加活动,参加的人次数达到1000人次。

村民的和谐家园

在与老人们的朝夕相处中,刘学智慢慢的发现有些老年人愁眉不展、唉声叹气,甚至涕泪纵横。原来有的子女种地不给老人粮食和零花钱、有的盖新房让老人住偏房或门房、还有的不让吃好,吃的自己做又不让用电磁炉......老人们心生闷气,又无可奈何。刘学智听在耳中、记在心里,他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慢慢引导村民敬老爱老。

他家门口的黑板报经常表扬孝顺儿女、讽刺不肖子孙、传播敬老典范。他自费把《孝道试卷没及格》、《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等有关“孝”的文章复印给全村家家户户。还经常组织村民观看《伦理讲演录》和《弟子规》等传统教育片。

村里老人过寿,他总要写一篇贺寿主持词大讲孝道,教育村里年轻人要尊老敬老。在梁淑兰老人七十寿庆的典礼上,他动情地说:“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看一个人的道德与修养看他对父母的态度就知道了。如果对亲生父母都不孝顺,这个人就不会是个仁义之人……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希望咱村的年轻朋友们都能做到孝顺自己的老人,为自己的下一代做出榜样,让孝顺在咱村里处处可见,代代相传……”

他把刘百林孝敬母亲刘凤莲的事迹编成节目《夸夸百林母子俩》,在刘凤莲80寿辰时,公开演出,在村里引起了巨大反响。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北贾村敬老爱老孝老蔚然成风。2006年,北贾村被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评为“全国敬老模范村”。

2013年岁末,刘学智与同乡贾罕村原支部书记武永贤走到一起,谈起传统文化、社会风气、家风家教时,就有说不完的话题,都说相见恨晚。他们决定在北要村创办“孝和堂”,弘扬传统文化?、引领社会风尚?、创建孝心示范村。

2014年初,他们自筹资金10多万元,在北贾村建起240平米的“孝和堂”。刘学智带领“夕阳红”的老人们把传统文化标语刷满街道,集聚在“孝和堂”。通过看光碟、听讲座、同分享,沐浴在传统文化里,感悟着他的无限魅力。同村的年轻媳妇、大老爷们也走进了“孝和堂”。

当年5月,“孝和堂”在北贾村评选出“北贾好人”、好媳妇”“、“好婆婆”、“大孝子”、“孝悌之家”19名,制作成版面,悬挂在“孝和堂”外面的墙上,进行张榜公布。同时把“好媳妇”的锦旗送到娘家,娘家人敲锣打鼓、鸣放鞭炮,好不热闹。娘家人好不风光、乡邻们好不羡慕。慢慢的周围南贾、西贾、北关、南许、北许村,还有古城镇的北街、关村,襄陵镇的浪泉、黄崖、南柴,城关镇的刘村等四个乡镇十几个村庄的老百姓近千人次,前来参加“孝和堂”的活动。

2015年,“孝和堂”又评选出?“好媳妇”30名、“好婆婆”15名、“北贾好人”7名、“孝悌之家”16个,还增加了“孝心少年”5名、模范丈夫1名,涵盖参加活动的十几个村。这一举动在周边几个乡镇引起轰动,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如今孝顺老人、关爱儿童、婆媳互敬、邻里相助、和谐相处,已经成为北贾村的一种新风尚,并辐射到周边十几个村庄,还在继续扩大和延伸。正如67岁的关香翠在自编的快板里所说:“周边村庄来参观,咱们带动了一大片。”

武永贤感慨地说:“没有刘学智就没有‘孝和堂’,他出钱又出力,还带领‘夕阳红’的老人们做义工,他到底图了个啥呢?只为:‘做善事,境界高,代表共产党,老干部不忘初心,无私奉献’,他的言行村民非常拥护和赞颂。”

不老的奉献情缘

退休后,本该是赋闲在家,尽享天伦之乐。但刘学智总是闲不住,老想着为乡村办点实事、好事,造福乡邻。75岁的人了,每天忙的像个陀螺,但他不觉得累,总是激情四射,奉献不止。

村小学建在村外,每当下雪之后,他怕孩子们上下学滑倒,就带领活动中心成员趁孩子们上下学之前,把路上的积雪打扫干净,让孩子们安全上学回家。学校把感谢信贴到了他的家门口。

“三贾学校”建成即将开学的时候,村里通往学校的道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刘学智就带领夕阳红的老人们连续整修了几天,义务把道路修得平平展展,累计达8公里。

200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他组织活动中心的老人们赶排出动人的文艺节目,到学校为全体师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周围四、五个村的村民都赶来观看。联校校长李富贵感激的说:“你们真是为孩子们办实事、办好事,我代表联校、代表孩子们感谢你们。”乡长刘建设说:“你们真是我们学习的好前辈,处处为子孙后代着想,为子孙后代造福。”本村在天津离休的老干部87岁的贾孜正老人得知刘学智的事迹后,感慨地写了一首藏名诗“积德之举,造福利民。善行乡里,精神可嘉。”

村里要编写村志,他带领几位老年人加班加点广泛收集资料,调查走访,“抢救”资料,给在外地工作的老同志发信致函,征集资料。如今,十多万字的《北贾村志》已印刷出版。

他带头成立了“北贾村老年书法协会”,“北贾村老年体育协会”和“乡戏剧舞蹈协会”,挖掘北贾村丰厚的文化资源。书法协会,定期组织活动和书法展览,从2005年至今,坚持每月活动一次。活动前,他认真准备教材,用笔抄在纸上,让学员看的清楚,记得住。上课时他耐心讲解,几年来学员们书法技艺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目前已开展活动100余次,展出作品200余幅。“老年体协”不定期地组织台球、乒乓球、扑克、象棋等项目比赛,活跃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刘学智经常说:“我退休了,什么也不干,国家还不断给我增加退休金,我要感恩,趁我身体好的时候多为大家办些好事、实事,不忘入党时的初心,我要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出一份力!”刘学智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名退休干部的情怀。

  • 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
  • 黄河网事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