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陶寺遗址
黄河新闻网临汾讯 近日,2018年全国各民族大中学生暑期同心营(山西临汾分营)里,来自12个民族的11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相聚临汾,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近距离、全方位聆听历史长河中的临汾声音。
在老师的带领下,营员们一同走进陶寺遗址。临汾市襄汾县陶寺遗址,是尧的都城,是最早的“中国”。陶寺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最重要的遗址,陶寺文化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根源。在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参观了陶寺古观象台与圭表,了解到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并知道古人是怎样测日出方位和正午日影以及地中。??
下一站,同心营学员们来到尧庙,参观尧时期的珍贵历史资料,如古乐器“石磬”,在古代,人们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之余,经常会利用敲击石磬来给日常的生活增添乐趣。随后看到的是秀丽的五凤楼。它始建于唐代乾封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楼高十九点三米,三层十二檐,楼底有砖建窑廊三孔,有直通三层角柱十三根,甚为雄伟。楼顶直立陶人三十余个,陶狮为中,风吹可上下走动,十分美观。据说,尧王常同他的四个大臣(及两位宰相、两位阁老)登楼远眺,因此人们又把他和四位大臣喻为“五凤”,并有“一凤升天,四凤齐鸣”之说,“五凤楼”之名便由此而来。
尧庙始建于西晋,距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尧庙是一座集纳丰富历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祖庙,也是中国专门纪念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庙宇,俗称三圣庙。临汾史称平阳,《尚书》载"尧都平阳",尧在4000多年前就定都平阳。尧划定九州,形成中国最早的格局。司马迁《史记》云:"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足见自尧始,临汾成为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
来自西北师范大学的学生马占龙表示:“我作为一名东乡族青年,来到尧庙,深刻的领会到了中华文明的光辉与人文始祖的智慧。帝尧,是创造伟大中华文明的先贤。他的智慧与奉献,穿越数千年,教诲着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同心携手,共创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局面。”
接下来,同学们亲手体验了平阳木版年画的制作方法。
平阳木版年画是用传统的木版水印方法印制的年画,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自宋、金到明清时期,流传甚广。题材大都是以民情风俗、神话传说、花卉人物、鱼虫鸟兽为主。在色彩运用上不受自然光色的局限,注重色彩的对比,艳丽明快,给人以豪放、健康、洒脱的感觉。它起源于俄罗斯,日本曾发表在支那文学杂志上。
走近木版年画,同学们就被墙上的各式年画所吸引。来自新疆教育学院的哈萨克族学生吾尔肯·洁提肯表示:“我觉得木版年画能够传承的关键就是刻板技艺,木版年画的传承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以当代大学生的蓬勃姿态,为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走出上古尧帝,孕育华夏文明。临汾是写在华人基因里的天下故乡,寻根尧祖,大美临汾欢迎您回家!